3月29日,第十七屆“挑戰杯”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完美收官。我校學子再創佳績,首次獲得主賽道全國特等獎,創下參賽以來歷史最好成績。我校推薦的5個項目全部獲獎,其中特等獎1項、二等獎1項、三等獎3項,總成績列山東高校第四位。
本屆國賽經過網絡評審、書面評審、終審展示和公開答辯等環節的層層選拔,最終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樊祥宇、孫翔玲、阮斌老師指導,張佳馨、童小雨、于沛澤、王文靜、陳延斌、李子童、趙云迎、崔潤博同學完成的《新型噬菌體的發現及噬菌體飼料添加劑的研發》獲得特等獎;音樂學院張爽婷老師指導,楊陽、宋潤斐、劉育銘、孫瀟慧、顏顥、程文歆、戴苗羽同學完成的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現狀與提升路徑研究——基于山東高校的追蹤調查》獲得二等獎;政法學院于龍泉、晁素娜老師指導,朱赫、王清華、李潤青、王飛瀑、王淑杰、穆鑫淼、郭笑言、許詩琪同學完成的《接續與流變:后疫情時代大學生態度與行為變化的分析——基于全國8所高校的追蹤調查》、機械工程學院王成、董學仁老師指導,李子涵、程高祥、張瓊、朱宇婷、刁慧鑫、楊霄、王義同學完成的《局域超臨界催化氧化反應污水處理設備》、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李金凱、李魁、劉曉彤老師指導,張珊、王軻、劉龍錦、周紅、竇一川、祭敏、王凱、秦凌志同學完成的《有機無機鈣鈦礦量子點合成及光電性能研究》獲得三等獎。
本屆比賽中,我校學子除了在主賽道中斬獲最高榮譽外,在紅色專項賽和黑科技專項賽中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。其中,在紅色專項賽中,政法學院于龍泉、晁素娜老師指導的參賽作品獲國家特等獎,原美術與設計學院信蘇珊老師指導的參賽作品獲國家三等獎;在“黑科技”專項賽中,土木建筑學院扈萍、張宏博老師指導的參賽作品獲“恒星”級作品獎。
本屆“挑戰杯”自2021年1月啟動以來,學校黨委高度重視賽事的參賽組織工作,在備賽和決賽期間,黨委副書記張碩秋多次蒞臨現場看望備賽師生,觀摩備賽演練,指導項目優化,進行賽前動員,給予了參賽師生極大鼓舞。學校團委提前謀劃、精心準備,僅2021年上半年紅色專項賽一項比賽,全校就有400余件作品報名參賽,覆蓋學生4000余人次;“挑戰杯”主賽道比賽期間,我校共有14000余人次參與其中。終審決賽期間,校團委認真落實學校黨委部署要求,積極協調校內外各方力量和資源,緊密聯系各有關部門,科學研判并統籌疫情防控和備賽工作,先后召開專項工作推進會5次,組織專家線上線下作品輔導會10余次,針對答辯項目開展實戰演練多輪次,為師生備賽參賽、取得佳績提供了優質服務和有效保障,既守好了安全辦賽底線,又完美展示出濟大學子的良好形象和科創水平。
“挑戰杯”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由共青團中央、中國科協、教育部、全國學聯和地方政府等共同主辦,國內著名大學、新聞媒體聯合發起的一項具有導向性、示范性和群眾性的全國競賽活動,每兩年舉辦一次,被譽為中國大學生科技的“奧林匹克”盛會?!疤魬鸨钡葘W生科創賽事既是學??蒲兴胶蛯W生綜合能力的試金石,也是共青團服務學校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和平臺。學校團委將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學?!半p一流”建設目標,以本次比賽為契機,繼續組織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競賽實踐,不斷深化學生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,培養學生創新精神,提高創新創業能力,以賽促學、以賽促練、以賽促創,在全校范圍內營造良好的科創文化氛圍,力爭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大學建設貢獻青春力量。
撰稿:牛帆 李師 編輯:趙華磊 編審:賈海寧